Contents

现代汉语准词缀发展变化的几种模式

摘要: 准词缀是现代汉语中数量较多而又非常活跃的构词成分, 文章总结了准词缀的五种发展变化模式, 即向下型、向上型、倒马鞍型、马鞍型和平直型, 最后对准词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准词缀; 语言发展

准词缀可以定义为介于词缀与实语素之间的构词成分。现代汉语中, 准词缀的数量较多, 它们通常比传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词缀更为活跃, 有更大的能产性, 并且在整个现代汉语阶段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发展变化样态, 因此非常值得进行深入地考察和研究。

我们的作法是, 利用我们建立的现代汉语分阶段语料库, 选取若干典型的准词缀, 对其构成的词及其使用情况进行检察、统计和分析, 然后归纳出准词缀在现代汉语中发展变化的几种模式。

我们的考察按以下的分期进行:

第一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阶段: 1949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

第三阶段: 十年“文革”(1966~1976);

第四阶段: 改革开放至今, 即新时期(1978年至今)。

先看我们的检索和统计结果。

准词缀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主义 754 1772 2377 117
分子 51 511 273 74
365 1685 1495 278
2 36 11 83
271 228 400 404
545 332 572 372

以下, 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由上表的统计数字, 基本上可以反映这些准词缀在现代汉语各阶段的使用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它们代表和反映了现代汉语准词缀发展变化的几种不同类型和情况。

我们考察准词缀的“发达”和“活跃”程度, 大致有以下三条标准: 一是看由它构成的词的数量, 二是看由它“随机构成”(即带有临时性质的组合)的词的数量, 三是看由它构成的词语的使用频率。

按上述四个阶段的划分, 现代汉语准词缀由第一阶段到第二、三阶段, 再到第四阶段的发展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向下型发展变化

这是一种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比如“主义”, 在第一阶段中使用频率虽然不是太高, 但是总词数及随机构成的词数却都是最多的, 计有以下一些:

博爱主义、饭碗主义、厌世主义、国家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我主义、个性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理想主义、大同主义、不抵抗主义、保守主义、折衷主义、自然主义、侵掠主义、三民主义、怒目主义、无政府主义、好政府主义、好药料主义、多妻主义、实验主义、新古典主义、乐观主义、直觉主义、帝国主义、民生主义、东方文化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逃跑主义、民主主义、机会主义、家族主义、民主集中主义、地方主义、民权主义、军阀主义、盲动主义、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报复主义、小团体主义、流寇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冒险主义、游击主义、关门主义、列宁主义、右倾机会主义、两个拳头主义、一个拳头主义、左倾机会主义、自流主义、放任主义、军事平均主义、阿Q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堡垒主义、托洛茨基主义、事务主义、左翼空谈主义、教条主义、平等主义、独身主义、温情主义、守身主义

这说明, 在第一阶段, “主义”是相当活跃的, 它的词缀化趋向相当明显和突出, 此期可以说是它使用的“黄金时期”。

第二阶段及以后, 新产生的以及使用“-主义”的词的数量大为减少, 不计与以前重复的, 我们在各阶段的语料中只见到以下一些。

第二阶段: 集体主义、本位主义、大汉族主义、分散主义、大国主义、沙文主义、修正主义

第三阶段: 锦标主义、奴隶主义、马列主义、享乐主义、唯心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国际主义

第四阶段: 结构主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极简主义、人民主义、人道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大男子主义、种族主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某些在后一阶段中使用的词实际上在此前就已经出现了, 如“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等, 这也就是说, 由我们的语料看, 真正新产生的“-主义”词是非常少的。

在二、三阶段中, “-主义”词的使用频率之所以高, 不是因为词数多, 而是因为有些词的高频使用, 如第三阶段中“社会主义”共出现637次, “资本主义”441次, “修正主义”205次。

对以上事实进行总结, 就是“-主义”词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由第一阶段的词多频低, 到第二、三阶段的词少频高, 再到第四阶段的词少频低, 形成了一条非常明显的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线路。

2. 向上型发展变化

即由少到多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说, “型”缀词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是所反映出的这种趋势还是相当明显的。以下是各阶段中出现的所有“型”缀词:

第一阶段: “喷壶嘴”型、流线型

第二阶段: 小型、大型、新型、重型

第三阶段: 中型、小型、大型、新型

第四阶段: 过日子型、小型、浓缩型、大型、乙型、微型、语型、香型、智能型、先锋Ⅱ型、你这型、那型、B型、O型、T型、巨型、流线型、隐型、声情并茂型、袖珍型、短型、长型、种型、重型、倒立型、普化型、专化型、实用型、理论型、复合型、蒙昧型、理性型、混合型、杂谷型

3. 倒马鞍型发展变化

即由盛到衰, 再由衰到盛的发展变化。比如“化”就是如此, 以下是我们在各阶段的语料中检索到的“化”缀词(与前阶段重复的不计):

第一阶段: 进化、爱化、软化、浑化、民众化、文言化、西文化、海化、人间化、欧化、同化、体化、阴阳化、灰布化、武化、幻化、醇化、退化、恶化、腐化、具体化、法国化、美国化、丑化、赤化、军事化、民主化、政治化、科学化、群众化、殖民化、正规化、简单化、深化、僵化、激化、转化、硬化、西方化、标准化、都市化、贵族化

第二阶段: 工业化、近代化、蜕化、公社化、机械化、滚珠轴承化、集体化、现代化、胶车化、分化、社会化、绿化、合作化、革命化

第三阶段: 伪化、电气化、水利化、桃园化、一元化、扩大化、神秘化、硫化、尖锐化、个性化、白热化、典型化、概念化、买办化、法西斯化

第四阶段: 戏剧化、政治化、诗化、国际化、优化、全球化、本地化、清淡化、莫名化、任意化、功能化、正常化、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条文化、法律化、程序化、制度化、高档化、情结化、姿态化、模糊化、表演化、道德化、神圣化、绝对化、烂泥化、狗屎化、顽童化、老化、方便化、西化、庸俗化、职业化、角化、角质化、特殊化、强化、自由化、电化化、皂化、焦化、自动化、平民化、公式化、雾化、仪式化、复杂化、食堂化、圆化、定型化、定量化、系统化、数量化、多样化、严密化、数字化、简化、驯化、统一化、理性化、磁化、石墨化、专化、美化、神化、人格化、一般化、拟人化、人化、民间化、同化、升化

第一阶段中, “化”缀词的数量较多, 因此, 这是一个比较“盛”的阶段; 到了第二阶段, “化”缀词的数量大大减少, 使用频率也有所下降; 第三阶段中, “化”缀词也很少, 虽然使用频率不低, 但那是因为某些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如“转化”39例, “激化”34例, “合作化”32例, “美化”26例, “丑化”21例; 第四阶段中, “化”缀词的数量明显增多, 使用频率在各阶段也是最高的, 表现为比较均衡的发展和上升的趋势。

4. 马鞍型发展变化

即与前一种正好相反的发展变化: 第一、四阶段用得相对比较少, 而中间的两个阶段中用得比较多。“员”缀词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以下列出我们在各阶段的语料中检索到的这样的词(不计重复者)。

第一阶段: 招待员、差遣员、教员、学员、演讲员、视学员、教职员、团员、职员、演员、公务员、科员、从业员、事务员、店员、雇员、海员、会员、承审员、共产党员、巡视员、指挥员、战斗员、阁员、议员

第二阶段: 社员、饲养员、通讯员、记账员、组员、管理员、庄员、技术员、售货员、共青团员、队员、指导员、炊事员、调解员、儿童团员、伤员、病员、警卫员、报务员、译员、翻译员、会计员、译电员、保健员、保育员、保管员、邮递员、广播宣传员、理发员、记工员、联络员、监督员、司令员、电话员、运输员、卫生员、司号员、教导员

第三阶段: 侦察员、情报员、驾驶员、指战员、信贷员、推销员、出纳员、储蓄员、营业员、收款员、复核员、交换员、经办员、勤务员、采购员、放映员、广播员、(银行)行员、调度员、播音员、通信员、服务员、安全员、打字员

第四阶段: 接线员、执行员、休养员、调研员、审判员、联防员、裁判员、调酒员

此外, 由“分子”构成的词基本也属于这种情况。

5. 平直型发展变化

即在现代汉语的各阶段中都比较均衡, 没有大的起落的发展样式, “性”缀词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以下是各阶段语料中所见的“性”缀词。

第一阶段: 惯性、理性、忧郁性、国民性、严重性、危险性、可靠性、可能性、流行性、必然性、奴隶性、家畜性、阶段性、动物性、破坏性、民族性、重要性、弹性、传染性、时间性、戏剧性、政治性、阶级性、自由散漫性、急躁性、封建性、买办性、彻底性、软弱性、持久性、局部性、全国性、革命性、特殊性、原则性、狭隘性、自私自利性、组织性、坚持性、历史性、正确性、游击性、积极性、朴素性、正规性、保守性、决战性、流动性、歼灭性、依赖性、独立性、统一性、严格性、社会性、真理性、现实性、感性、实在性、真实性、规律性、不完全性、普遍性、多样性、矛盾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绝对性、差别性、相对性、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幼年性、私人性、有组织性、无组织性、无限性、尖锐性、同一性、斗争性、一致性、对抗性、调和性、悲剧性、神秘性、挑拨性

第二阶段: 季节性、研究性、急性、烈性、激性、傲性、警觉性、鼓动性、长期性、创造性、优越性、警惕性、刺激性、正义性、纪律性、艺术性、音乐性、世界性、群众性、计划性、战术性、全线性、一般性、分散性、灵活性、捣乱性、粉碎性、明确性、纲领性、代表性、盲目性、强制性、两重性、自觉性、曲折性、两面性、一面性、妥协性、非生产性、技巧性、系统性、全省性、煽动性、政治性、复杂性

第三阶段: 掠夺性、机动性、毁灭性、把握性、敏感性、预见性、全矿性、关键性、观念性、经常性、危害性、反动性、韧性、回忆性、劣根性、疯狂性、痉挛性、坚定性、基本性、集中性、顽固性、欺骗性、讽谕性、历史正当性、局限性、艰苦性、纯洁性、实践性、寄生性、偶然性、思想性、合理性、可信性、单纯性、概括性

第四阶段: 试探性、磁性、硬性、线性、慢性、恶性、钝性、习惯性、挑战性、趋光性、一次性、合法性、先验性、暗示性、动物性、呼吁性、现代性、文化性、养老性、强制性、史诗性、永久性、不可替代性、目的性、中毒性、适用性、表演性、知识性、趣味性、儿童性、低幼性、麻痹性、说明性、可读性、倾向性、牢固性、开创性、进步性、法制性、复现性、稳定性、承传性、放射性、随意性、经典性、思辨性、不均匀性、严密性、验证性、科学性、整体性、机械性、燃烧性、爆炸性、经验性、实用性、专化性、临时性、荣宠性、荣誉性、事务性、预备性、虚伪性、神圣性、直接性、扩散性、辐射性、预言性、排他性、本土性、传统性、仪式性、权威性、表征性、模拟性、谴责性、解释性

准词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 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后者的发展变化。比如,“主义”总是更多地与“思想”“路线”“政治”甚至“运动”等相联系, 所以在前三个阶段用得非常多, 到了第四阶段, 社会远离了“路线斗争”和“政治运动”, 所以,“主义”也就日渐式微了。

再如, 建国以后, 为了体现人人平等, 很多旧有的称名改用新名, 如“邮差——邮递员、厨子——炊事员、保姆——保育员”等, 由此就造成了第二、三阶段中“-员”的大量使用。此后, 社会日趋开放和多元, 反映在人物称名上, 一是能称“员”的差不多都有了相应的“员”缀称名; 二是有一些“员”缀称名又趋向于恢复旧名或另取新名, 如“保育员——保姆/家政/阿姨”等; 三是由于某些“员”已经消失, 如“社员、儿童团员”等, 所以“员”的使用就表现出以下两点: 第一, 较少构成新词, 第二, 旧有的某些形式缓慢萎缩, 有的已经消失。

在线阅读/下载 PDF

下载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