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author_avatar.jpg

刁晏斌

旧有辞格在当代的发展变化——以引用为例

进入新时期以来,现代汉语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此,既产生了不少新的形式或用法,同时也使得原有的某些形式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在修辞方面,情况也是如此。比如有一些辞格在其内涵、使用范围、表达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明显的变化。

新时期大陆汉语与海外汉语的融合及其原因

摘要 从汉字字体、语音、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陆汉语与海外汉语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又指出了这种融合的三个明显特点,即单向性、在短时间内完成和不平衡性。最后,从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四个方面阐明了大陆汉语与海外汉语融合的原因。

《朱子语类》中几种特殊的“被”字句

在近代汉语研究中,《朱子语类》一书以其语言现象的丰富多彩和切近当时口语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是宋代语言的一座丰富宝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开掘。

此书中的“被”字句就是如此,它丰富多样,自成系统,与前后时代及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都是很有特色的。

现代汉语历史发展研究刍议

摘要 本文指出了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及进行现代汉语历史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汇; 语法; 变化

人们通常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现代汉语的上限, 这样, 到现在为止, 现代汉语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史了。在现代汉语的历史发展中, 比较大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谈名词的一种新用法

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达方法,由此带来了语言形式的某些变化,词类范畴的某些拓展等,比如名词,就出现了活用现象增多,使用范围扩大的现象。

大陆台湾词语的差别及造成原因

海峡两岸的同胞虽然都在使用着我们民族的共同语——汉语,但是,40多年的人为隔绝,使得汉语在各自的社会中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迁,造成了两地汉语某种程度上的差异,而其中差异最大的,就是词汇了。

汉语研究的再开拓

《近代汉语概论》, 袁宾著。20.6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责任编辑张荣。

《近代汉语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一部很有特色,很有独到之处的好书。

说动词的“非光杆性”

关于动词,人们已经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多的比较深入的认识。但是,就动词的使用来说,它的一个特点似乎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它的“非光杆性”,就笔者目力所及,尚未发现有人提及。

古籍译注的几个问题

一、因不明词义而误

这是最多见,最突出的一种,具体又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1. 误以彼义为此义。

(1)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淮阴侯列传》,下简称《淮》)

原书注(下简称“注”),诸将行:将领们,“行”音h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