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的“革命”词语及其使用
摘 要: “革命词语泛指文革期间使用的表示与所谓的“革命思想、意识和运动等相关的人与事物、动作行为以及性质状态等的词语。按其构成和来源分为三类,分别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摘 要: “革命词语泛指文革期间使用的表示与所谓的“革命思想、意识和运动等相关的人与事物、动作行为以及性质状态等的词语。按其构成和来源分为三类,分别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摘 要:在“文革”语言中,比喻是一种高频使用的修辞格,这一点,在“词”和“句”的层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列举了较多的用例,对比喻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对相关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摘 要: “摩托”与“马达”作为同一个英文单词的不同音译形式,在长期的使用中经过了由混同到分化的过程,它们具体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现有的工具书对二者的释义极不准确,主要的问题是以偏概全,因而不能反映二词的真实意义和用法。与二词意思相近的还有另一个音译词“引擎”,三者之间也是同中有异。
摘 要: 本文在现代汉语史的框架下提出了现代汉语修辞史的概念并且做了初步的论述,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提出的经过、意义和价值、研究原则和方法、研究内容。
摘 要:本文选取了在文革期间有比较高的使用频率的三种修辞格 即仿词、借代和节缩 对其特点和一般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考察和说明。
关键词:文革;语言;修辞
“文革语言”这一称名出现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 但相关的研究却一直没能充分地开展, 我们认为, 对文革时期语言及语言运用情况的研究意义重大。这方面的研究可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进行, 而修辞应该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方面和角度。所以,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做“文革修辞”的系列研究, 主要是由文革期间一些高频使用的辞格入手, 进行考察和分析, 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三种辞格。
[摘要] 文革期间, 军事词语用于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或方面的现象非常普遍, 构成了文革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对此分两种类型进行讨论, 最后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摘 要] 现代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变迁:一次是建国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其最主要的表现是“贬义化”,最终使这一阶段成了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贬义性词语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期;另一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直到今天,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去贬义化”,结果是此期成为现代汉语史上贬义性词语数量最少、使用范围最小、使用频率最低的时期。两次大变迁各有特定的社会及语言自身的原因,非常值得全面地总结和研究。
摘要 本文对现代汉语修辞史的定义和学科性质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从其与汉语修辞史、现代汉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史关系的角度,讨论了现代汉语修辞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摘 要: “文革”期间 有大批的旧有词语趋于或已退出现实的使用 文章按人物称谓类、事物称名类和动作行为类分别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考察 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摘 要:以文革语言的语法为对象,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一是动词的使用,二是《语法修辞讲话》中指为误用的一些形式在文革时期的表现。两方面的考察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文革语法总体上是“干瘪”的,即简单、单调,缺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