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量词及量词词组简论
摘 要: 现代汉语中, 有为数众多的量词组合形式,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 量词复合形式的种类,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第二, 量词复合形式的来源和产生时间, 对不同类型组合的来源及产生时间分别进行了考察。
摘 要: 现代汉语中, 有为数众多的量词组合形式,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 量词复合形式的种类,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第二, 量词复合形式的来源和产生时间, 对不同类型组合的来源及产生时间分别进行了考察。
摘要 本文利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对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等,对“摩托”与“马达”的释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在此墓础上,阐明了语料库用于《现汉》以及其他询典编幕和修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摘 要:当代汉语新同音词指的是当代汉语中新产生的与旧有词音同、形同而义不同的词。它的来源复杂 产生机制多样 主要有普通话中产生的、外语和港台地区引进的等三大类。新同音词的数量巨大 并且还会不断地产生。不同类型的新同音词在使用范围、语用色彩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另外它的内部也有相当大的不平衡性。人们对新同音词的认识还很不够 在实际的使用以及研究中经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所以 应当重视和抓紧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 “文革”时期, 各类“极端词语”的使用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尤其是“最”和“大”的使用。
关键词: “文革”; “文革”语言; 极端词语
所谓“极端词语”, 就是表示“极”、“最”意思的词语, 它们表示的是程度范畴中的最高级或极高级。相对程度副词 (即有明显的比较对象者) 中表示最高级意思的有“最、顶、最为、绝顶、无比”等, 绝对程度副词 (即无明显的比较对象者) 中表示极高级的有“极、透、极端、极其、透顶”等。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汉语史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如何真正做到古今的结合,并以《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一书为例,对结合的方式、作用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摘要:文革修辞中 对偶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列举了较多的用例 对这一辞格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 并分析它的几个相关特点。
关键词:文革;语言;修辞
摘要:以“间”和“把”为例,讨论了当代汉语对方言量词的吸收问题。就当代汉语来说,由于吸收了方言量词而丰富了量词系统,也使得新吸收的量词与原有量词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交融,由此而使得原有量词在意义和使用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摘 要:为便于学术期刊论文信息的传播交流及检索利用 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编排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近年来 语言学期刊在论文写作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仍有一些语言学论文在 “题名”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注释” “参考文献” 等内容中有不合规范之处。本文指出一些论文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以期引起作者的注意 促进语言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
摘 要: 文革语言在语法方面的特点一直被人忽视,而它的发掘对了解和认识文革以及文革语言有重要的独特的价值。“文革语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总体上的“干瘪”,一是局部性的“臃肿”。与当时的社会和生活密切相关。
摘要:在文革语言中,反复是一种高频使用的修辞格。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包括连贯反复和间隔反复。在当时的语言表达中,这种反复辞格被用作表达对毛泽东的“大爱”和对敌人的“大恨”的“得力”工具,从而成为一种空前活跃的修辞方式。但有相当的部分流于程式,形成套子,从而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