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文革语言中的“呼告”辞格及其使用

摘要: 文革语言在修辞方面的特点一直被人们忽视,而它的发掘对了解和认识文革以及文革语言有重要的、独特的价值。通过对“呼告”辞格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它在此期的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作为一种“套子”,二是作为“扣帽子”和“打棍子”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文革;修辞;辞格

十年“文革”早已过去,然而在语言学界,“文革语言”却成为一个持久性的话题,不断有人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这主要是因为“‘文革’语言给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留下了大量的资料,是观察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从‘文革’用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貌。”1

其实,可以作为观察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也能够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并不仅仅是文革用语,而是语言及语言运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因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2,而无论是“题旨”还是“情境”,往往都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和时代方面的因素。

所以,我们认为,研究文革语言,修辞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从这一角度进行的还非常少见,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应当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我们选择“文革修辞”作为总的题目,展开系列的研究。在这一系列研究中,我们选取若干种在此期最为常用、很有特点的辞格,逐一进行考察和分析,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了解文革时期的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同时也通过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来了解和认识当时的社会以及文革本身。本文中我们讨论的是“呼告”辞格。

所谓呼告,就是“在说或者写的过程中,故意打破常规,突然改用第二人称,说写者或说写对象对不给听到说话的人或不会听人话的物,直呼其名,与之诉说。构成呼告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改用第二人称;第二,受呼告者是不能听到的人或不会听人话的物。”3

在文革期间的各类文章中,呼告辞格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如果着眼于从所用对象的不同,则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最典型、最突出的就是用于毛泽东的,这种“倾诉”式的表达,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典型话语模式,例如:

(1)最最敬爱的毛主席啊,是您老人家领导我国人民从灾难深重的深渊中解放出来,是您老人家的光辉思想照亮了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道路,使我们能够识别一切妖魔鬼怪。我们向您老人家保证:谁胆敢反对毛泽东思想,我们就叫他灭亡!(1967.4.5)

(2)毛主席啊,毛主席!当我们回顾我国革命的光辉历程的时候,千言万语倾诉不尽我们对您的无限忠诚,千歌万曲表达不出我们对您的热情歌颂,浩荡的大海容纳不下我们对您的无限崇敬和无限热爱。(1967.4.21)

用于毛泽东以外其他人的用例也时有所见,例如:

(3)革命的老师,我们欢迎你!革命的老师,我们是你们的知心人。你的学生欢迎你,欢迎你来谈心,欢迎你和我们共同搞好复课闹革命。(1967.7.10)

在各类批判性的文章中,这一表达方式最为常见。采用这样的话语形式,仿佛被批斗的对象就在眼前,因而好像是在指着他们的鼻子厉声呵斥,与其他的表达方式相比,显然更“过瘾”,更“解气”,更容易把“牛鬼蛇神”等批得“体无完肤”。这样的用例如:

(4)你们这一班老爷们,眼看自己的权保不住了,就妄图压制我们,你们叫嚷什么“你们夺了权,只是抓了革命,不能促进生产。”这真是满口胡说八道。(1967.1.26)

(5)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你还想把我们拉回到罪恶深重的旧社会去吗?办不到!永远办不到!(1967.4.5)

在文革时期的语言表达中,“铺陈”之风盛行,即一个意思往往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反复陈说,来强调或突出某种“情感”或“气势”,表现在辞格的使用上,就是相同辞格的连用。在这方面,呼告的使用情况就比较典型,连用的形式相当多,不仅祝颂类如此,指斥类的更是这样。前者的用例如上所列,后者的例子再如:

(6)你这个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真是太不知耻了。你哪能算老革命,你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假革命、反革命,你是中国的赫鲁晓夫。老实告诉你,你这个“老革命”,今天不能再招摇撞骗了。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派一定要造你的反,夺你的权,把你拉下马来,扫尽你的威风体面,坚决挖掉你这个修正主义总后台。(1967.4.4)

呼告的连用,有时还要借助于其他的辞格,这样,就形成了多辞格的连用,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与排比辞格并用,即把一个一个的“呼告句”排比成一个句群,这样的用例也非常多见,以下我们上述两类各举一例:

(7)毛主席啊,毛主席!当我们回顾我国革命的光辉历程的时候,千言万语倾诉不尽我们对您的无限忠诚,千歌万曲表达不出我们对您的热情歌颂,浩荡的大海容纳不下我们对您的无限崇敬和无限热爱。

是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您点燃了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航程;是您指挥中国工农红军跨过万水千山,实现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您在永垂史册的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的统治,奠定中国革命的胜利基础;是您在革命圣地延安,指引着抗日战争前进的方向;是您统帅浩浩荡荡的人民军队开进北京,为古老的都城带来了春天;是您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缔造了伟大的人民共和国。

在那漫长的战斗岁月里,在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征途中,您带领我们战胜了一个个的艰难险阻,闯过了一道道的惊涛骇浪,使灾难深重的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象巨人一样地出现在世界的东方,给世界人民带来了胜利的希望,象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道路。(1967. 4. 21)

(8)你陶铸果真是“怀疑一切”吗?那么,为什么你对中国的赫鲁晓夫在我国篡党篡政复辟资本主义的大阴谋却一点不怀疑呢?不正是你这个陶铸,曾经把中国的赫鲁晓夫捧上了天,无耻地吹捧他“一贯正确”,大嚷大叫谁反对他,谁就是反党吗!为什么你对中国的赫鲁晓夫顽固地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疯狂地镇压革命群众也是一点不怀疑呢?不正是你这个陶铸大叫要“工作组专政”,要“枪打出头鸟”,大抓“假左派,真右派”,竭力反对无产阶级的大民主,反对革命的大串连,疯狂镇压革命群众运动的吗!为什么你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霸占思想文艺阵地,大搞资本主义复辟的舆论准备一点也不怀疑呢?不正是你这个陶铸,对周扬之流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理论,捧了又捧,肯定又肯定,歌颂又歌颂的吗!为什么你对自己的一贯反毛主席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也从来不怀疑呢?不正是你这个陶铸吹嘘“自己是紧跟毛主席的”,“基本上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吗!(1967.9.12)

由于呼告辞格的过多使用,有时出现了所指不明的情况,例如:

(9)我们在这里要严正警告彭德怀以及《保卫延安》的炮制者:不许你污蔑我们的战士!我们的战士永远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忠于我们的伟大统帅毛主席!江河不会倒流,彭德怀想让我们战士归你个人所有,这是痴心妄想!(1967.11.12)

按,此例中出现的两个“你”所指不同:一个指“《保卫延安》的炮制者”,另一个是指彭德怀,按上下文意,“归你个人所有”的“你”指的是彭德怀。

文革时期的呼告辞格及其使用,在此期的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者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而成为很有“时代特色”的一种“标志性”的表达方式,具体说来,则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作为一种“套子”。关于文革语言,有人做过以下的评价:“文革中语言运用有两个极端:一是空前的‘统一’,一是空前的混乱。”前一个极端指的是,“语言自然也是千篇一律,到处是套话、废话,‘帮八股’盛行”。1我们认为,这里的所指,也包括呼告的使用在内。我们这里所说的套子,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说这种呼告型的表述方式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套子,成为一种相当固定的模式,所以无论是“表敬”还是“批判”,都成了最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二是说某些具体的用语也成了套子,有相当高的复现率,形成了套话,其中比较典型的如“毛主席啊毛主席,是您…是您……·”“你这个…·…”“你们这些··…”等这样的形式,我们在1966-1976 年间的《人民日报》中一共检索到含有“是您”这一语段的文章有412篇,含有“你这个”“你们这些·的分别有176和226篇,而一篇之中,往往有不止一个用例,这样实际的数量还要远多于此。

第二,作为“扣帽子”和“打棍子”的有力工具。人们评价文革文风,向来有“扣帽子、打棍子”之说,而呼告形式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利器”之一,以下一例虽然说不上特别典型,但是也可以比较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10)住口!你们,苏修叛徒们,还有什么资格谈论“良心”和“正直”?!正是你们,同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美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出卖苏联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的利益。正是你们,帮助美帝国主义这个大强盗去扼杀刚果(利)人民的独立,去扑灭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去出卖多米尼加人民的革命。正是你们这伙可耻的叛徒,联合美帝国主义疯狂反对社会主义的中国。……一句话,你们的所谓“良心”,就是勾结美帝、为虎作伥、出卖世界革命!你们的所谓“正直”,就是宣布美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被压迫人民反抗有罪!你们这一伙无耻的叛徒,早就把自己的“良心”和灵魂统统廉价地出卖给美帝国主义了。(1967.3.9)

在线阅读/下载 PDF

下载 PDF


  1.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p125, P9 ↩︎ ↩︎

  2. 郑振涛,郑振仪.中学语文修辞格详解词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11. ↩︎

  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大江书铺,193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