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当代汉语中两组与“性”有关的新词
摘 要: 针对两组与 “性” 有关的新词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分析两组新词之间的差异,探讨它们得以产生的社会以及语言自身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当代汉语;词;性
当今社会中,人们对 “性” 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性” 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流行和普遍的话题,由此,也催生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新词语,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两类。这些新词中,有的虽然 “格调” 和 “品味” 可能不高,内容有的也在 “忌讳” 之列,但是却体现出很高的语言智慧和技巧,并且也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方法及结构类型,构成了当今多姿多彩造词活动的一个侧面,所以很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一、词语例释
我们根据用字和构成机制的不同,把相关的新词语分为以下两类。
(一)“情”类
此类词采用了 “别解” 的方式,即对某些含有 “情” 这一语素的词通过改变其义,来表达一个新的、与 “情爱” 有关的意思。
情趣
“情趣” 除了 “性情志趣” 和 “情调趣味” 的 “本义” (见 《现代汉语词典》) 外,还另有一个新义,这就是 “情爱/色情趣味”,这显然是对 “情” 进行了 “别解”,即由 “性情” 或 “情调” 别解为 “情爱、色情” 而实现的。此义虽然尚不见有新词语词典收录,但时下却已经相当常用,比如网上的许多 “成人用品” 商店都以 “情趣” 为名,用的就是此义。以下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山西新闻网 2006 年 3 月 9 日有一则报道,标题为 《情趣巧克力 反对声中热销》,正文有以下几句话:
本报3月8日讯 (记者 戎紫冰) 三八妇女节,不少女同胞会收到礼物,如果爱人送你一块印有男欢女爱图案的巧克力,女同胞们会露出怎样的表情?记者今天就在省城食品街一礼品店见到这种 “特殊” 礼品。
按,这里的 “男欢女爱” 就是 “情趣巧克力” 中 “情趣” 的最好注解。
此义的 “情趣” 有时成了 “色情” 的婉曲形式,这一点,比较以下二例就十分清楚了:
1. 《e时代周报》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一些网站短信业务的负责人,他们也承认,在目前的众多网站短信业务中,几乎都存在着一些情趣短信,这些短信都或多或少地与色情沾上了边。(《世界商业评论》2003.7.8)
2.她表示,她时常收到这类色情短信,不仅内容低俗,还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骚扰她。(《新闻晨报》2005.6.18)
按,后一例中的 “色情短信” 也就是上一例的 “情趣短信”,现在二者都很常见。
时下,上述意义的 “情趣” 主要用于修饰名词,构成一个新词语,由它修饰限定的名词我们检索到以下一些:
内衣、内裤、女裤、连体衣、套装、穿戴、服饰、笑话、保险套、玩具、项圈、用品、用具、精品、商店、商城、超市、商品、宝贝、娃娃、按摩油、短信、段子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 “情趣” 单用的例子,这表明它已经开始 “成词” 了:
3.时间长了,他就觉得这位女孩漂亮,而自己的妻子已人老珠黄了,没有了情趣。(《石狮日报》2006.3.19)
激情
与 “情趣” 一样,目前 “激情” 基本也有二义,一个是传统的 “强烈激动的情感” (见 《现代汉语词典》),一个是后起的取 “情” 的 “情爱” 义的意思,如 “情趣内衣” 又叫 “激情内衣”;“激情电影” 又常被称为 “激情成人电影” 或 “激情性电影”,由于有了 “成人” 和 “性” 的补充,“激情” 的意思就格外清楚了。“激情” 在当今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相当程度上就是在此义下实现的,这一点也是与 “情趣” 相同的。
《都市女报》2005 年 7 月 11 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 《激情过后别忘温柔沟通》,正文的第一句则是 “一场美妙的性爱过后,你和他是不是就沉默不语匆匆睡去?” 其中的 “性爱” 正可以做 “激情” 的注脚。以下一例中 “激情” 的意思也是十分明显的:
4.这个以性爱为主题的电影中少不了大量激情戏,导演在对激情戏的处理上心思细腻。(《金羊网》2006.3.25)
按,在 “激情戏” 流行以前,更常见的是 “床戏”。
与 “情趣” 一样,此义的 “激情” 目前也较多地用于构成新词语,我们所见由它修饰限定的词语就有以下一些:
写真、电影、影视、(影)片、影院、影碟、相册、写真、封面、游戏、视频、公社、社区、小镇、伊甸园、地带、系列、笑话、图片、图库、内衣、三点式、套装、港湾、情侣、故事、小说、文学、艺术、文化、香水、传说、宣言、通道、乐园、小屋、美女、天使
但是独立使用的例子也不少见,这表明 “激情” 的 “词化” 程度比 “情趣” 要高。例如:
5.当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上演一番男欢女爱之后,他和她突然萌发了羞耻之心。他们不再敢坦然地面对对方和自己激情之后裸露的肉体,于是不约而同地用树叶遮住了下身。(《重庆晚报》2005.8.15)
6.她忘了法兰西是个浪漫的民族,无论走到哪里,都躲不过一对对情侣的激情之举。(《潇湘晨报》2006.3.24)
7.将刚刚结识的女网友约到宾馆,一番激情后,露出真实面目,劫走钱财后逃走。日前,江宁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擒获。(《现代快报》2005.11.16)
8.压力和疲劳是性激情的最大杀手!一个人没有时间和精力享受性生活,这将意味着他没有时间和精力享受美好的人生!(《北京青年报》2006.3.24)
情事
除 “情趣” 和 “激情” 外,还有几个含 “情” 的词也由别解而产生了新义,只是用例还不多。比如 “情事”,《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 “情况,现象”,而以下用例中的 “情” 显然用的不是这一义:
9.晚报情事俱乐部 “以情会友中心”,是为单身朋友提供的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意在与所有 “等爱的人” 一起感受情路冷暖,回味相聚分离。如果你是单身,如果你对爱情依旧满怀期待,“晚报·情事俱乐部” 版和你一起走向爱情。(《成都晚报》2006.3.20)
10.十一年后,张艺谋与巩俐于《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重聚,他们的往日情事,以大篇幅登上报刊杂志。(《信息时报》2006.3.21)
情致
“情致” 也显露了这样的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 “情致” 的释义是 “情趣,兴致”,而以下的用例与此义有别:
11.我们并排坐在通透的玻璃窗前,窗外是形形色色充满情致的男男女女。(《每日新报》2005.3.25)
如果此例中的 “情致” 意思还不够明确的话,那么下一例是再明显不过了:
12.当双方情致高昂时,性交则会水到渠成。(《长沙晚报》2006.1.7)
(二)“性”类
这类新词与上一类有以下两点不同:
第一,造词方法不同。上一类用的是别解,这一类采用的是谐音,即以 “性” 代替含有与之同音(有时是音近)语素的某些词,由此而达到意义的改变,从而取得另外的指称和表达效果。
第二,构造形式不同。上一类词形不变,因此可以归入 “旧词赋新义” 一类中,而此类则造成一个新的词形,因而属于新词新义。
性息
“性息” 义指与 “性” 有关的消息或信息等,是由 “信息” 谐音而来的。在南方的一些方言中,如闵方言、粤方言中,鼻尾韵 n 和 ng 有时合流,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换言之,二者属于同一音位1。所以由此判断,这是一个起于南方,很可能是港台地区的新词。与此可以比较的还有一句一度非常流行的广告词 “心动不如行动”,基于同样的原因,“心” 与 “行” 读音相同,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讲法,否则它的可接受度和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这样的用例如:
13.经历了性息空间的历史性曲线发展后,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地位越低,性息占有量越少。这种性信息的不对称,极有可能以性犯罪的方式表现出来。性息即关于性的信息。(《中国新闻周刊》2004.12.21)
按,此例中不但两次用了 “性息”,还分别用 “性信息” 和 “关于性的信息” 来对它进行了解释。
14.昨天本报强力报道《信息台还是性息台》见报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半岛晨报》2003.3.30)
15.近两年,电视广告中的 “性息” 明显超过了 “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女性减肥、丰乳、护肤的广告,为数不少的媒体要求模特尽量的 “裸”。(《成都晚报》2004.6.14)
16.这种观念显然是一厢情愿的,因为在多媒体花草并陈泥沙俱下的时代,可能成为鼓励的 “性息” 绝不仅仅来自安全套的发放和性知识的宣传。(《羊城晚报》2004.12.14)
就我们所见,绝大多数的 “性息” 都是带引号使用的,这表明,它的 “词籍” 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
性趣
“性趣” 义指 “性的趣味”,很显然,这是由对 “兴趣” 谐音而成的,用例比较多见,表明其 “词化” 过程基本完成。例如:
17.近日,美国著名性健康网站 “红书” 的心理专家凯斯·艾伯罗指出:“回家无性趣” 跟夫妻感情无关,冲淡兴致的往往是家务的繁杂琐碎。(《人民网》2006.3.8)
18.事实上,夫妻之间的性趣根本不能单纯地靠动作来挑起。(《民营经济报》2006.3.17)
19.许多夫妻在生活之中,渐渐失去了性趣,其中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性幻想。(《北京青年报》2006.3.24)
性福
“性福” 是 “幸福” 的谐音,表达的意思也是 “性的幸福”,例如:
20. “保卫性福、保卫家庭、营造和谐……” 一群人把握紧的右拳放在耳边,表情严肃地大声宣读着誓词——这是 2 月 22 日在成都一家女子维权中心的会议间里,“保卫婚姻俱乐部” 成立现场的情景。(《青年时报》2006.2.25)
21.那么,一起来看看自己的性福质量如何,给自己的性生活打打分吧。(《女性大世界》2006.3.22)
22.丈夫对性生活无兴趣,妻子为性福两度起诉离婚(《江南时报》2006.3.23)
性致
“性福” 是 “性的幸福”,“性致” 当然就是 “性的兴致” 了,例如:
23.如今的人因为工作压力、紧张、疲倦而导致性致下降的比例越来越高。(《都市女报》2005.7.15)
24.美国大兵从夜总会和酒吧里出来,一个个东倒西歪,“性致” 正浓。在每个街头拐角,都有年轻的英国姑娘在等着他们。(《农村大众》2006.2.9)
25.每次他性致勃勃想亲密时,我却像榆木疙瘩,丝毫兴奋不起来。(《新快报》2006.2.23)
二、产生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上述两组与 “性” 有关的新词的出现以至于使用频率的提高,是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和语言自身方面的原因的,前者主要是人们传统的某些对 “性” 的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性” 已经不再是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话题,而是可以堂而皇之地公开谈论了;某些媒体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和趣味而对此津津乐道;网络中与此相关的网站和贴子等更是多如牛毛。所有这些,都为相关新词语的产生提供了 “肥沃的土壤”。以下,我们抛开社会方面的因素,主要从语言自身来讨论上述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新旧词之间的关联
这里的旧词,是指新词借以产生的原有的词。旧词与新词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是后者得以产生的一个基础条件,而不同的两类词,联系的方式和内容也不相同。
就 “情” 类词而言,由旧义到新义是比较自然的,因为新义一般可以包含在旧义之中,二者有大小之别。比如以下的句子:
26.有许多女人误认为当感情步入稳定之后,就不再需要调情来增加情趣。(《黄河新闻网》2006.3.10)
27.为了使夫妻性爱生活富有情趣,性要求的暗示还应当经常变化。(《北京青年报》2006.3.24)
由于语境的制约和规定,以上二例的 “情趣” 自然限定在性爱方面,但是如果离开了这样的语境,上述意思恐怕就不存在或不明显了。例如:
28.年过花甲的陈女士酷爱民乐、琵琶,因儿女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自己人老了,怕孤独,想有个老伴在身边陪伴。她希望找一位勤劳大度、懂情趣爱生活的有缘人共度晚年。(《解放日报》2006.3.28)
只有当 “情趣” 用于修饰其他名词时,才基本脱离了上述语境,具有了明确固定的新义。
对于 “性” 类词来说,新旧词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包含同音语素的旧词的存在,而且这样的旧词还比较多,这样就为新词的批量产生提供了可能,除上边讨论的几个词外,“性奋、性高采烈、性冲冲、尽性、助性、扫性、败性” 等也都出现,只是用得都还不普遍,且多见于网文等中;二是意义上的关联,与上一类一样,新词也是旧词意义的缩小,但是缩小的方式不同,它是通过保留原义,增加限定性新语素而实现的,比如如前所述,在 “性福” 中,让 “福” 承担原有的 “幸福” 义,而以 “性” 对其所指范围加以限定,即在 “性” 方面的 “幸福”。
(二)婉曲的需要
虽然如前所说,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性话题” 的公开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但是却也远未达到 “百无禁忌” 的地步,在表达上,人们通常会受制于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汉语社会传统的表达法,也就是对相关的对象和动作行为采取委婉隐晦的表达形式,这是相当普遍的,也是有内在规约性的。有一些不那么 “核心” 的词,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似乎也过于 “直白” 了,比如 “情欲”“性欲” 等,因而似乎也有了进一步 “婉曲化” 的必要。
第二,原有的一些相关词语带有明显的贬斥色彩,如 “色情”“黄色” 等,直接用于描述或指称,有比较强的 “刺激性”,而这在有些时候也是需要避免的;另外,如前所述,许多人的性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对上述贬斥色彩未必认同,所以也就不会或不趋向于再用这样的词了。
这两个方面,都促使人们去寻找一些新的婉曲的替代形式,这一点,比较前边列举的 “情趣短信” 和 “色情短信” 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三)求新求变
我们曾在多处讨论过求新求变的社会语言心理与当代汉语丰富多彩的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2,简单地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原因和动机之一。相对于传统的用词或表述形式来说,上述新词新义更能满足和符合人们在谈论此类话题时 “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之类的要求。
(四)求简
用语经济也是语言发展的取向之一,而人们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也经常有求简的趋向。如前所说,新旧义之间有大小之别,旧义大而新义小,换句话说,就是旧义的外延大,而新义的外延小。按照一般的规则,外延大则内涵小,外延小则内涵大,而内涵大小的外在表现,通常就是修饰限定语的多少,也可以说就是形式的简约与复杂。比如 “幸福” 与 “性的方面的幸福”,前者外延大,形式简约,后者外延小,形式相对复杂。现在的情况是,后者用了与前者同样简约的形式 “性福”,所以我们认为,这里面包含了求简的因素,而客观上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