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汉语中极为活跃的“极端词语”
摘要: 本文讨论了当代汉语中表示“极”“最”意思的“极端词语”的使用情况,分为描述性、指称性和二者兼而有之等三种类型,分别进行考察,分析了这类词语流行的原因,并与“文革”期间同类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当代汉语;词汇;新词语
本文所说的“极端词语”,是指那些表示“极”“最”意思的词语。在现代汉语的发展阶段中,极端词语有两次较大规模、在更大范围内的使用,一次是“文革”期间,再一次就是目前,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当代汉语中极端词语的使用为主要考察和描写对象,同时也与“文革”期间的极端词语及其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一、极端词语及其使用情况
当代汉语中的极端词语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描述性的,一种是指称性的,还有一种是二者兼而有之,以下我们分别讨论。
1.描述性极端词语
这一类词语相对较多,使用的频率也大都相当高,并且还伴有使用范围的扩大。以下是属于此类的词语以及我们2004年4月30日在新浪网上进行新闻检索所得到的用例数:
超级 | 顶级 | 特级 | 顶尖 | 终极 | 极限 |
48 971 | 21 362 | 5 897 | 13 124 | 6 369 | 13 932 |
以下我们对上述各词逐一讨论。
超级
“超级”的意思是“超出一般等级的”(本文的释义均取自《现代汉语词典》),以前最常见的大概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现在,“超级”在所有极端词语中的使用频率最高,除了用于各种比赛(如“超级联赛”)外,还广泛地用于修饰表示各种人、事或物的词语,使用的范围相当广。
以下就是部分用例:
超级电脑、超级计算机、超级服务器、超级节能冰箱、超级地震、超级星期二、超级明星、超级巨星、超级客轮、超级委员、超级平台、超级消费者、超级霸权、超级红顶商人、超级杂交稻、超级稻、超级长绒棉、超级国家、超级压光纸、超级畅销、超级路面铺筑技术、超级巨头、超级排位赛、超级短道对抗赛、超级旗舰、超级长跑、超级散打王、超级车王、超级节能环保房屋、超级综合性商业地产、超级智能磁带、超级引擎、超级假账丑闻、超级传染者、超级民族主义者、超级现实主义雕塑家、超级肥胖儿、超级天使、超级英雄妈妈、超级富豪、超级战警、超级大鱼、超级红十字会、超级民族主义傲慢、超级巨无霸、超级访问、超级享受、超级大回转、超级爱心、超级权限、超级强权、超级竞技场、超级坦克、超级病毒、超级概念车、超级跑车、超级战车、超级伽马刀肿瘤放疗设备、超级劲旅、超级摩天大楼、超级基地
“超级”前边还可以再加上表示高程度的修饰语,以示其程度、级别更高,例如:
(1)随着在全球范围内辉瑞公司并购法玛西亚公司活动的完成,一个制药业的特大型超级“航空母舰”式企业诞生。
“超级”主要得义于“超”,“超”的意思是“超出寻常的”,它以前就经常使用,仅收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就有“超低温、超短波、超短裙、超固态、超一流、超自然”等。时下,“超”的使用频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构成了以下一些相当常见的组合形式:
超强度、超豪华、超高温、超小型、超大型、超大规模、超白金一代、超强、超快
顶级
“顶级”大概是一个新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未收,2002年增补本才增收此词,释义为“最高级别的,水平最高的”。以下就是部分“顶级”的用例:
顶级赛事、顶级域名、顶级承包商、顶级车型、顶级球队、顶级设计公司、顶级品牌、顶级名牌、顶级豪华轿车、顶级水平、顶级合作伙伴、顶级鼓手、顶级群落、顶级跳水选手、顶级女模特、顶级客滚船、顶级大都市、顶级机密、顶级状态、顶级写字楼、顶级化妆品、顶级书院、顶级球星、顶级大师、顶级商厦、顶级武器、顶级人才、顶级化妆师、顶级大企业家、顶级运动员、顶级名车、顶级多媒体手机、顶级dj、顶级强队、顶级交易员、顶级配置、顶级速度、顶级商圈、顶级show表演吧、顶级优惠、顶级豪宅、顶级香水、顶级版、顶级家纺用品、顶级格式、顶级组合、顶级沙龙、顶级名表、顶级高手、顶级难度、顶级音乐天后、顶级享受、顶级跑车、顶级赞助商、顶级光波炉、顶级价格、顶级滑雪胜地
“顶级”用得多了,意义和程度也会“损耗”,这时就有了进一步强调的必要和可能,我们就看到了一些“最顶级”的用例,如:
(2)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最顶级的高等学府的较量正从以往单纯的学术教育角度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拓展。
“顶级”也作“顶极”,我们在上述检索范围内一共检索到255个“顶极”的用例,如:
顶极品牌、顶极产品、顶极车队、顶极服务、顶极机密文件、顶极巨星、顶极域名、顶极装备、顶极材料、顶极模特、顶极极品装备、顶极玩家、顶极评选、顶极牛肉、顶极男性杂志、顶极球台、顶极联赛、顶极大师、顶极越野赛事、顶极汽车造型设计师、顶极音响系统、顶极购物场所、顶极美女、顶极大腕、顶极配置、顶极警戒、顶极机型、顶极乐队
特级
“特级”以前只用于级别中的最高级,常见的如“特级教师、(棋类)特级大师、特级茶”等,而时下也有扩大使用的情况。例如:
(3)中国杂技艺术家们为观众提供的虽然不是中国长城,但仍是一种特级的壮观。
以下是部分这样的用例:
特级建筑资质、特级护理、特级表演队、特级乡镇图书馆、特级代理、特级文化站、特级经济舱、特级富翁、特级图书馆、特级旅店、特级公务员、特级岩溶洞穴、特级危房、特级口罩、特级店、特级高效高产矿井、特级专家、特级安全企业
为了强调级别之高,也有在“特级”前另加高程度修饰语的用例:
(4)上等的特级茶、珍品茶大多出自云多雾重的高山。
以下一例更是特别:
(5)“量贩店”是日本对大型综合超市的一种称呼,相当于美国、欧洲的超级中心或特特级市场。
按,我们不知道“特特级市场”是“特/特级市场”,还是“特特级/市场”。
顶尖
“顶尖”义为“达到最高水平的”,用法比较简单,都是用作修饰成分,构成一个词语,例如:
顶尖科学家、顶尖单位、顶尖核心技术、顶尖竞技好手、顶尖级、顶尖级别、顶尖人才、顶尖人物、顶尖银行、顶尖水平、顶尖选手、顶尖会员、顶尖艺术团、顶尖代表人物、顶尖赛事、顶尖设备、顶尖演员、顶尖时髦、顶尖剧作家、顶尖卫浴节水技术、顶尖明星、顶尖中锋、顶尖后卫、顶尖学生、顶尖球员、顶尖音乐人、顶尖高档、顶尖拍卖行、顶尖声誉、顶尖搜索引擎、顶尖法式糕点厨师、顶尖展览、顶尖研发团队、顶尖整形外科医生、顶尖现代舞团、顶尖医生、顶尖时尚手机、顶尖学府、顶尖学校、顶尖名校、顶尖红人、顶尖歌手、顶尖儿童栏目、顶尖科学家、顶尖精品、顶尖主管
有时,“顶尖”还不足以表示级别、程度之高,就可以再加上一个“最”,用例比较多见,例如:
(6)中国企业面对的直接竞争对手都是欧美最顶尖的跨国公司。
终极
“终极”在我们看到的工具书中都只有“最终、最后”一个义项,用例如“终极目标”等。现在,我们看到了很多并非此义,而是表示程度、等级最高意思的用例,如:
终极享受、终极天险、终极英雄、终极之作、终极典藏版、终极追杀、终极技能、终极原动力、终极装备、终极效果、终极兵种、终极级别、终极魔法、终极追问、终极电影感受、终极挑战、终极梦想、终极关怀、终极网游乐趣、终极战舰、终极效能、终极性能、终极保镖、终极标准、终极帽子、终极竞争力、终极宝物、终极力量
极限
“极限”本为一个普通名词,义为“最高的限度”,这种指称性的传统意义现在依然相当常用,如“承载极限、超极限、封建传统极限”等,我们不予讨论,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极限”新兴的、描述性的用法。
随着20世纪90年代极限运动的兴起,“极限”这个词也日趋活跃,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由被修饰限定成分变成了修饰限定成分,例如:
(7)数千公里的浩瀚沙海对参赛车辆和参赛车手都是极限般的考验。
(8)厂家的极限责任是修理产品,不承担退货义务。
以下是我们搜集到的部分“极限”类新词语:
极限性、极限级、极限死水位、极限时速、极限承受能力、极限飞越、极限期、极限值、极限点、极限片、极限越野车队、极限赛、极限折扣、极限环境适应力、极限明信片、调整极限位、极限地步、极限温度、极限位置、音乐极限网、极限玩、极限速度、极限对抗、极限状态、极限缩水、极限延伸、极限车速、极限计算、极限电压、极限区间、极限考验、极限成功、极限滑雪、极限春运极限恐吓、极限冲击、极限目标、极限表现、极限风光、极限套餐、极限项目、极限境界、极限低价、音乐极限网、极限流、极限气候条件、极限大比拼、极限飞行距离、极限增长、极限体验、极限魔术、极限点位、极限测试、极限化
在上述词语中,“极限”的意义相当广泛,但是基本的意思还是指“在某一方面达到了难以达到的最高的高度的”。
与前边讨论过的几个极端词语一样,“极限”也可以再在前边加表示高程度修饰语,进一步突出和强调其程度之高:
(9)潮皇食府潮菜至尊的极限演绎,潮皇食府由于独具潮州特色饮食文化。
除上述几个词外,能够表达“极、最”意思的还有一些词语,比如“尖峰”,本义为“顶峰”,由此也引申出了“最高、顶点”的意思,并且扩大了使用范围,构成了以下一些词语:
尖峰时段、尖峰时间、尖峰票价时段、尖峰对话、尖峰对决、尖峰对撞、尖峰挑战、尖峰碰撞、尖峰负荷、尖峰位置、顶尖峰、尖峰话题、尖峰年龄段、尖峰供电、尖峰技术、尖峰电流、尖峰观点、尖峰期、尖峰访谈、尖峰磨砺、尖峰时速、尖峰执行速度、尖峰极限运动表演、尖峰论坛、尖峰另类、尖峰性能、尖峰电量、尖峰用电、尖峰体验、尖峰奇迹、尖峰年代
此外,也有“最尖峰、顶尖峰”之类的用例。
2.指称性极端词语
这类词语主要有“王、霸、之最”等,都用于构成表示某一方面最好、最强的人或东西的词语,其中以指物者最具典型性。
王
以下都是指物的“王”:
洞庭鱼头王、玛瑙王、地王、风筝王、标王、手机王、机王、银杏王、节油王、板栗王、鸟王、自卸王、至尊王、涂料王、极速王、树王、长焦大炮王、木棉王、石斑鱼王、冷静王
霸
指物的“霸”的例子如:
陆霸、江陵运霸、酒霸、食霸、天霸、海霸、影霸、毒霸、凉霸、词霸
之最
“之最”与上述形式不太一样,但是现在也非常多见,我们2004年4月30日在新浪网上进行新闻检索,一共检索到10975个“之最”的用例。
《现代汉语词典》中“最”的第二个义项是“居首位的,没有能比得上的:中华之~|世界之~”。这个意思的“最”不单用,总是要与“之”共现。这样,久而久之,二者就有凝固成词的趋向,例如:
(10)中国棋院有三个之最:国际象棋成绩最耀眼、中国象棋受众最广泛、围棋市场化经营最早。
(11)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香港社会节奏的紧张完全有资格进入“之最”的行列。
以下是部分由“之最”构成的组合形式:
自驾游之最、历史之最、世界戒严之最、精彩之最、土地成交价格之最、地价之最、电视剧播出次数之最、15年之最、历年之最、施工面积之最、历届龙舟节之最、黄金周之最、参展团之最、豪华之最、近几年之最、天下之最、全美男孩之最、城市立交之最、本周之最、车轮战之最、失球之最、同期之最、中国股市之最、投资之最、亏损金额之最、贪污金额之最、调整之最、气温之最、消费之最、竞拍之最、涨幅之最、拍卖之最
3.兼有描述、指称性的极端词语
这一类词主要有“至尊”和“极品”。
至尊
“至尊”义为“最尊贵”,但是现在义有所转,通常都是指“最高、最好的”。“至尊”目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我们2004年4月30日在新浪网上共搜索到2384个用例。以下是用于指称的例子:
联想天骄至尊、金至尊、冷酷至尊、赌坛至尊、豪宅至尊、武林至尊、情歌至尊、足球至尊、精品至尊、P4至尊、移动至尊、移动存储至尊、手写至尊
“至尊”除了用于指称外,也用于描述,由它作为修饰性成分构成的词语也相当多,例如:
至尊版、至尊级、至尊复式、至尊品牌、至尊技术、至尊乘客、至尊月饼、至尊比萨、至尊新时空、至尊大礼盒、至尊地位、至尊称号、至尊户头、至尊宝宝、至尊锦标、至尊网吧、至尊合唱团、至尊服务、行星至尊王、至尊街霸、至尊典范、至尊金曲、至尊宝、至尊老板级手机、至尊钻石、至尊妖精、至尊魔戒、至尊护腕、至尊拳套、至尊卡、至尊店、至尊锦标、至尊纯朱古力、至尊旗袍、至尊品味、至尊精选、至尊享受
“至尊”还可以用作谓语,例如:
(12)从“用户求我”到“客户至尊”,电力职工服务理念的变化为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服务机制带来了深刻变革。
(13)在任鸣心中,戏的位置是至尊的。
与“顶级”等一样,如果人们觉得“至尊”还不够“尊”的话,也可以进一步强调,比如以下一例:
(14)那朦胧的迷雾后面,好像隐藏着一个伟大庄严的形象,雾散以后,至高无上的至尊就以夺目的光辉显现了出来。
此外,还可以再加上一个“顶级”,如“顶级至尊技术、顶级至尊旗舰系列车型”等。
极品
“极品”义为“最上等的(物品)”,我们在上述范围内一共检索到526个用例。以前只用于物,一般只作名词中心语使用,如“茶中极品”等,而现在我们所见,却是既扩大了表义的范围(如可用于抽象事物),也扩大了使用的范围(主要用作修饰性成分,构成一个新的词语)。例如:
(15)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的音乐CD《中国合唱极品》。
(16)静思与静境才是人间的极品,才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17)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极品景观。
指称性的用例如:
美食极品、发烧极品、面中极品、男人中的极品、老爷车极品、跑车极品、酒店极品、荔枝极品、造化极品、陶瓷极品
更多见的是描述性的用例,如:
极品书、极品公仆、极品玫瑰、极品礼盒、极品照片、极品月饼、极品价、极品人、极品宣纸、极品画册、极品茅台酒、极品芭蕾、极品水果、极品锦鲤、极品烟、极品西服、极品茶、极品邮折、极品店、极品汽车、极品菜肴、极品手机、极品之作、极品生活饮料、极品牡丹、极品贡茶、极品笑话、极品女人、极品男人、极品茅台、极品飞车、极品绿琥珀
二、极端词语流行的原因
当今极端词语广为流传和高频使用,当然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商业社会的浮夸心理
在商业社会,经济以及经济活动是社会和社会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总是以利益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为了卖出商品,商家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其中自然也包括语言的“包装”。所以,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极端词语用得最多,影响所及,再推而广之,于是就成为一种风气,也促生了有相当普遍性的浮夸心理,而这种风气和心理再作用于语言表达,又使得极端词语在更大的范围内流行,用于描述和指称更多的事物。
2. 港台及海外的影响
其实,讲商业社会的浮夸风气,市场和商业经济远比内地发达的港台地区等更为严重且由来已久,所以,这些地区对内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就包括了某些极端词语的使用和流行。事实上,内地流行的极端词语及其某些组合形式,有不少都是由港台及海外汉语社区传入的,如“尖峰时刻”“终极追杀”“至尊享受”“极品女人”等。这样的形式传入内地后,由于类推而产生了更多的组合形式,并由此而进一步扩大了使用的范围,提高了使用的频率。
3.类推造词的便捷
当代汉语中,新词语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仿造类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当代新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1借由仿造类推,可以在一个或几个组合的基础上,造出非常多的一群,从而形成一个“词族”,而这样也就造成了极端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和频率的提高。比如,由原有的“超级大国”“世界之最”到“超级-”“-之最”,都是仿造类推的结果。
三、与“文革”期间极端词语使用情况的比较
“文革”期间,极端词语如“完全”“彻底”“无限”“最”等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文革”前和“文革”后,陈松岑对“文革”、“文革”前、“文革”后三个阶段中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中的此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作了统计,结果如下:2
文革前 (1962—1966) | 文革期间 (1967-1976) | 文革后 (1982—1987) | |
文章 | 5 | 10 | 5 |
字数 | 24 714 | 49 172 | 8 283 |
大 | 206 | 526 | 59 |
最 | 20 | 30 | 11 |
极 | 1 | 21 | 0 |
十分 | 4 | 4 | 1 |
非常 | 0 | 1 | 1 |
无限 | 2 | 6 | 0 |
彻底 | 7 | 18 | 0 |
完全 | 1 | 6 | 0 |
全面 | 6 | 24 | 6 |
空前 | 3 | 0 | 0 |
总和 | 250 | 645 | 78 |
占总字数比例 | 1% | 1.3% | 0.9% |
比如“最”,像以下不限定范围的“最高级”的用例在“文革”期间比比皆是:
(18)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有前途的一个阶级。(怎样看形势)
(19)我们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大的革命干劲,做好自己的工作。(同上)
此外,“文革”中“最最最”的形式比较常见,如“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很多人对此都还有很深的印象,不少谈“文革”语言的论著也都提到“最”的这种用法,这其实就是“最”扩大使用范围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如“大”,更多地用于构词,构成了诸如“大串连、大毒草、大方向、大红伞、大老粗、大联合、大民主、大批判、大三线、大是大非、大树特树”之类的新词语,而这也是扩大使用范围的一个方面。不难看出,本阶段的“最顶级”“顶级至尊”与“文革”期间“最最最”的产生是有着一些共同的心理取向和表达需求的,最简单地说,就是夸饰,凡事极而言之,以示其特殊和不凡。所以,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不妨认为前者是后者的翻版。
不仅是“翻版”,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某些“复活”的形式,由此就更见其“一致性”了。
比如,前边提到“最”的连用,本阶段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用例,我们2004年5月3日在新浪网上就检索到“最最”的例子2888个,连用三个及三个以上“最”的例子64个。例如:
(20)我的标准是好的不买,最好的不买,自己认为最最好的才买。
(21)现在她已经是这个超级四小虎中最最最顽皮的一个了。
类似的例子再如:
最最可惜、最最窝囊、最最普通、最最热烈、最最有趣、最最耻辱、最最疼爱、最最忠诚、最最愚妄、最最美丽、最最对不起、最最失落、最最新潮
最最最辣的那种红辣椒、最最最过分的事情、最最最应该大力刻画的、最最最奇怪的事情、最最最幸福的人、最最最起码的服务意识
最最最最最虚伪的人、没想到竟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垃圾的衣服和绷带、最最最…好玩的游戏
最多的竟然达到了连用九个“最”,而最后一例干脆用省略号代替了不知多少个“最”。像这样的形式目前主要见于网文中,但是,有谁能说,它们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走出网络,走到更大的使用范围中?
但是,当代汉语中极端词语的大规模使用与“文革”期间还是大异其趣的,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者所用词语不同。“文革”期间用的是“传统”的程度副词及个别形容词;而本阶段用的却是原有的或新生的区别词和名词;
第二,“文革”期间的极端词语都是“本用”,即都在原来的用法和表义范围内使用,而本阶段却基本上属于“泛用”,即突破了原有的用法和表义范围的使用;
第三,从表达目的来看,前者主要是强调程度之高、范围之广、气势之大等,因而是表白性的,而后者则是突显级别之高,品质之优、地位之尊,主要是评价性的。
极端词语的两次大规模、超范围的使用反映了相同而又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及社会心理,因而可以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